公路零担行业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几乎由邮政包裹垄断的发展初期、**初期以小商贩为主要客户群体的民营物流萌芽期、90年代初至2006年主要服务于民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期及世纪金融风暴以来至2012年的成熟期,目前处于电商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的行业整合期。
一、行业整合期的主要特征
1、客户发生了明显变化
随着制造业的整合发展,个体制造业已经逐步退出市场,个体商户的市场话语权也逐步丧失,大型制造业集团、电商企业以及商贸连锁机构成为市场的主流,面对这类链主客户,一般小型零担企业很难有话语权。
2、业务来源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变化
公路零担的主要业务来源分为三类——直客(直接与制造业或商贸企业签订合同)、**(做第三方物流的承运商、炒货)、网点散货。其中散货价格高,直客次之,**低。不同企业的比例不同,盈利水平就千差万别。随着德邦等网络型零担公司的发展,散货会逐步向这类公司汇聚,单*路的零担公司盈利能力会越来越低。
3、客户习惯发生变化
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深入,客户越来越“刁钻”,过去的港到港早已不是主流,仅存于**之间,门到门已经成为服务标准。客户不仅仅关心结果,对整个运输及操作也越来越关注,要求承运商提供全程透明管理的客户也越来越多,节点提示、地图展示也必将成为行业的标准。
4、运营成本维持高水平,并将继续提高
无论场地还是人工,燃油税收等等,九江零担物流到西安物流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更高,以目前行业平均不足5%的利润率根本不足以应对未来的发展。
古代的货源是粮草、生活必需品(如盐)和部分**奢侈品(比如清朝乾隆皇帝?从新疆将大块和田玉运到北京,九江零担物流到深圳物流,采用马匹和滚木的原始方式),要么是物资通过内部体系来完成运输,采用马车、运河水运等主要方式,**有专门的机构去负责物资的调拨运输,比如上文说的运粮队伍、漕运司、**采办处等。
笼统把清帝逊位后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称为近代时期。
这一时期,国家政权更替频繁,战乱不时;军事物流是较多的;其它的民用物流,主要还是体现在盐、粮食等生活必需品,从南方鱼米之乡到北方首都,靠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及畜力来运输,形成了依托漕运的漕帮
一个节点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**经济萎缩,造成我国原来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大大受影响,九江零担物流到济南物流,国外经济下行、需求少了,影响我国出口,进尔影响我们的生产制造业,工厂倒闭、订单量减少,从而职工收入减少,内需也受到波及;国家的四万亿振兴计划,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市场发展规律,落后产能不能得到淘汰,靠刺激经济,带来建筑业、房地产业的繁荣,虚拟经济盖过了实业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健康的发展。
但是危险也是机会,中国在互联网技术、电子商务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,有幸和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甚至,在某些领域处于不错的地位。我们现在是新三驾马车,新投资、创新出口和内需刺激,从工业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转型,这是个机会。
处于新经济模式和全新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下,我们的物流行业做了许多互联网+物流的尝试,包括各种车货匹配平台、APP,九江零担物流,物流公路港,依托于电商的快递三通一达等,德邦们的零担标准化体系建立,以及在垂直物流领域的冷链物流、危化品物流、大件物流专业化运营商,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打败许多竞争对手,拥有先进模式和庞大体量,得到资本界和客户的普遍认可,树立了中国物流行业的**。